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傅抱石首页艺术家介绍
  • 中文
  • English

傅抱石

    傅抱石(1904年-1965年),祖籍江西新余,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青少年时代的傅抱石家境极为贫寒,父亲去世得又早,傅抱石靠自学获得了大量知识,尤其是关于中国绘画史与篆刻史的知识。二十余岁就撰写了《国画源流述概》(22岁)、《摹印学》(23岁)、《中国绘画变迁史纲》(26岁)之类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专业论著。     1933年,傅抱石在徐悲鸿先生的帮助下得到了赴日本留学的机会。1935年,傅抱石在老师金原省吾及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在东京举办了《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取得了很大成功。     同年,傅抱石因母亲病故,由日本返回中国,并应徐悲鸿先生之邀到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战爆发后,傅抱石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在中央大学及国立艺专授课,同时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傅抱石在重庆待了8年,在这期间,傅氏在授课及抗日宣传之余,仍继续进行他的美术史论研究(尤其是对石涛的研究)。此外,在篆刻及绘画创作方面也在全力进行实践。8年之中,曾在重庆、成都、桂林等地多次举办画展,展出作品以其全新的画风与独特的个性,得到海内外人士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60年成立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任院长。同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写生团,历经六省一市,共二万三千里,结束后在北京举行《山河新貌》写生画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傅氏又进行了东北写生、浙江写生、江西写生、湖南写生等,再加上1957年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捷克、罗马尼亚)期间所作的大量写生,傅抱石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歌颂大自然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国画作品。     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脑溢血逝世,终年61岁。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傅抱石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他留下了数千枚印章和数千幅绘画作品,还有二百多万字的学术文章。

年表

  • 中文
  • English
1904年
1岁,
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市。原名长生。
徐悲鸿10岁。刘海粟9岁。陈之佛9岁。潘天寿8岁。张大千6岁。钱松嵒6岁。
1907年
4岁,
李可染出生。
1911年
8岁,
入私塾。
1912年
9岁,
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
12岁,
开始学书画、篆刻,并入瓷器店做学徒。
1917年
14岁,
考入南昌江西省第一师范附小,插班进四年级。改名傅瑞麟。
1921年
18岁,
高小毕业。升入第一师范。自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
19岁,
父傅聚和去世,享年60岁。
1925年
22岁,
完成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述概》。作《策杖携琴》、《竹下骑驴》、《秋林水阁》,以及《松崖对饮》等图,开始以“抱石”署名。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1926年
23岁,
7月4日,国民党发表《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
毕业于第一师范艺术科。留校任教。
北伐军攻克南昌,聆听北伐军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的演讲。
著《摹印学》,全书分总论、印材、印式、篆法、章法、刀法、杂识七部分。
1927年
24岁,
春节,辞掉小学教师职务。被第一中学(原第一师范)聘为初中部艺术科教员。
8月1日,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国民革命军两万余人举行***。
1929年
26岁,
被聘为高中部艺术科教员。著授课讲义《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全书除自序和导言外,另分八个部分:1. 研究中国绘画的三大要素;2. 文字画与初期绘画;3. 佛教的影响;4. 唐代的朝野;5. 书院的势力及其影响;6. 南宗全盛时代;7. 画院的再兴和画派的分向;8. 有清二百七十年。
1930年
27岁,
与罗时慧结婚。
1931年
28岁,
任教于南昌省立一中。
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由上海南京书店出版。
初夏,与徐悲鸿相会于南昌江西裕民银行大旅社。徐悲鸿大力奔走,省主席熊式辉答应送傅抱石赴日本留学。此后,被江西省政府以考察和改良景德镇瓷器的名义公派赴日留学。
1932年
29岁,
长子小石出生。
回新喻老家,并准备赴日留学。
1933年
30岁,
3月,赴日留学,入东京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部,师金原省吾,攻读东方美术史,兼习工艺、雕刻。
5月,拜访郭沫若于东京郊区寓所。郭沫若题《笼鸡图》。
1934年
31岁,
5月10日,“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共展出书画篆刻170余件。郭沫若题写了展名。展览至14日结束。
6月,译日人金原省吾著《唐宋之绘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5年
32岁,
1月,***政治局会议在遵义举行。此后红军离开遵义,移师北上。5月,红四方面军开始***。
3月,所编《苦瓜和尚年表》在日本发表。
5月,论文《中华民族美术之展望与建设》发表于《文化建设》。
论文《日本工艺美术之几点报告》发表于《日本评论》6卷第4期。
6月24日,母病危,中断学业由日本赶回南昌。后因时局变化,未能回日本完成学业。
8月,赴南京。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所著《中国绘画理论》出版。
10月,论文《论顾恺之至荆浩之山水画问题》发表于《东方杂志》(1936年发表于日本《美之国》杂志)。
论文《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读金原省吾氏之东洋美术论》发表于《文化建设》。
1936年
33岁,
次子二石出生。
2月,所编《基本图案学》出版。
4月,论文《日本法隆寺》发表于《文艺月刊》8卷第4期。
7月24日,书画个展在南昌举行,共展出作品100余件,至28日结束。
所编《石涛年谱稿》发表。
论文《论秦汉诸美术与西方之关系》发表于《文化建设》。
8月,所译《郎世宁传考略》发表。
11月,编著《基本工艺图案法》。
12月,论文《印章源流》发表。
1937年
34岁,
独游安徽宣城,遍访李白、梅清、石涛旧踪。
3月,论文《石涛丛考》发表。
编著《中国美术年表》出版。
5月,编著《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
论文《石涛再考》、译文《中国文人画概论》发表。
7月,论文《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考察》发表于《文史半月刊》第34期。
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
8月15日,日军轰炸南京。
11月,回到南昌家中。
1938年
35岁,
1月,携妻儿、岳母共五人回新喻故里。
任职于政治部三厅秘书,往来于株州、衡山、衡阳、东安、桂林等地,做抗日宣传工作。
1939年
36岁,
4月,到重庆。寓金刚坡下,自署居名为“金刚坡下山斋”。
5月,编著《中国明末民族艺人传》出版。郭沫若作序。
年底,改写《摹印学》。
1940年
37岁,
长女益珊出生。
3月21日,论文《刻印源流》(《摹印学》的“总论”)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
4月10日,论文《从中国美术的精神上来看抗战的必要性》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
4月,论文《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连载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作《画云台山记图卷》,郭沫若为之题四绝。
8月,政治部三厅改组,因郭沫若退出,应徐悲鸿之邀回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任教。
9月,所著《木刻的技法》出版。
著《中国篆刻史述略》。
著《中国绘画“山水”“写意”“水墨”之史的考察》。
10月28日,论文《关于印人黄牧父》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
11月4日连载。
11月,著《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
作《观海图》(纸本,84厘米×44.5厘米)。
1941年
38岁,
1月,论文《读周栎园〈印人传〉》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
3月,作《访石图》(纸本,46厘米×56厘米)。
4月,作《云台山图卷》(纸本,31厘米×11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后郭沫若、沈尹默、徐悲鸿等均有题跋。
夏,作《屈原》(纸本,58厘米×8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2月,题陈之佛的《寒梅小鸟》。
1942年
39岁,
1月26日,论文《评〈明清画家印鉴〉》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2月2日连载。
2月19日,文《读雪翁(陈之佛)花鸟画》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
3月,作《大涤草堂图》(纸本,85厘米×58.1厘米)。徐悲鸿为之题:“元气淋漓,真宰上诉。”
5月2日,***在延安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23日,****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月5日,作《石涛上人像》(纸本,132.5厘米×58.5厘米)。
6月,郭沫若编剧的《屈原》在重庆上演。
8月,郭沫若为《屈原》、《陶渊明像》、《龚半千与费密游诗意》、《张鹤野诗意图》等题诗。
9月,被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聘为艺专教授兼校长秘书。
10月8日,《壬午重庆画展自序》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副刊,12日、20日连载。
10月10日,“傅抱石教授画展”(壬午个展)在重庆观音岩中国文艺社举行,共展出作品100余幅,至12日结束。
1943年
40岁,
个展分别在重庆和成都举行。
8月,著《中国之工艺》。分玉器、铜器、陶瓷、漆器、织绣五个部分。
1944年
41岁,
次女益璇出生。
2月,作《苏武牧羊》(纸本,61厘米×100厘米,江苏省国画院藏)。
3月,文《中国绘画在大时代》发表于重庆《时事新报》。
夏,作《山阴道上》(纸本,137厘米×40.2厘米)。
9月,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作《丽人行》(纸本,61.7厘米×219厘米,1997年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拍出),后来,徐悲鸿赞其画:“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并题:“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浑茫浩瀚,造景益变化无极,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谓炉火纯青者非耶?”
“傅抱石画展”在重庆举行。
“郭沫若书法、傅抱石国画联展”在昆明举行。
作《万竿烟雨》(纸本,110.2厘米×67.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945年
42岁,
2月,参加***,在中国文学艺术界《对时局宣言》上签名。
2月,作《虎溪三笑图》(纸本,136.5厘米×36.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6月,作《潇潇暮雨图》(纸本,103厘米×5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7月,作《听瀑图》(纸本,51.3厘米×64.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9月,作《九张机图册》(11幅,纸本,水墨,1989年香港嘉士德拍卖公司以310万港元拍出)。
10月,迁南京。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1946年
43岁,
2月,作《二湘图》(纸本,165厘米×69厘米)。
4月,作《山鬼》(纸本,137厘米×83厘米)。
12月,在南京香铺营文化会堂举办“徐悲鸿、陈之佛、吕斯百、傅抱石、秦宣夫联合画展”。
1947年
44岁,
三女益瑶出生。
4月,论文《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发表于《京沪周刊》1卷第16期。
8月13日,在南京文化会堂作《中国绘画之精神》的演讲,9月28日,《京沪周刊》1卷第38期发表。
10月,“傅抱石画展”在上海中国艺苑举行,共展出180余幅作品。
1948年
45岁,
1月,所著《石涛上人年谱》由京沪周刊社出版。罗家伦作序。
“傅抱石画展”在南昌“青年会”举行,共展出100余件作品。
1949年
46岁,
幺女益玉出生。
4月23日,人民***解放南京。
7月,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10月1日,***成立。
1950年
47岁,
开始以****诗词为题材的创作,《七律·***诗意》、《沁园春·雪词意》、《清平乐·六盘山词意》(纸本,28.2厘米×20.2厘米)参加南京市第一届美术展览会。
6月,南京市文联成立。被选为文联常委。
10月,抗美援朝开始。
到南京大学任教。
1951年
48岁,
著《初论中国绘画问题》。
1952年
49岁,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艺术系并入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
1953年
50岁,
7月16日,论文《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重要性》发表于《光明日报》。
9月,“全国第一届国画展”在北京举行。《抢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参加展出。
作《屈子行吟图》(纸本,62厘米×109厘米)。
1954年
51岁,
4月,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作《东方红》。
12月,《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由上海四联出版社出版。
作《四季山水》(春、夏、秋、冬四幅,纸本,28.2厘米×40厘米,江苏省国画院藏)。
1955年
52岁,
《湘君》、《山鬼》在第二届全国美展中展出。
1956年
53岁,
1月,增补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4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7月,《湘君》、《山鬼》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
8月22日,在北京“世界文化名人雪舟逝世四百五十周年纪念会”上作《雪舟及其艺术》的报告,《人民日报》8月23日发表。
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分会筹委会成立,被推选为主任委员。
作《平沙落雁》(纸本,44.3厘米×61.7厘米)。
作《西风吹下红雨来》(纸本,45.7厘米×48.3厘米)。
作《鸡鸣寺》(纸本,79.7厘米×27.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957年
54岁,
2月,参与筹建江苏省国画院。
5月,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率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其后创作了《斯摩列尼兹宫》(纸本,27.5厘米×46.5厘米)、《西那亚风景》(纸本,48厘米×58厘米)、《赴布拉格途中》(纸本,28厘米×47厘米)、《捷克风景》(纸本,49厘米×5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等一批异域风情画。
6月8日,***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反右”运动开始。
7月,根据日本高岛北海原《写山要诀》编译的《写山要诀》出版。
8月2日,在罗马尼亚文化科技协会礼堂作题为《现代中国画》的报告。
8月,与亚明合作的《大军南下,横渡黄泛区》参加“***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
12月,所著《山水人物技法》出版。
《傅抱石画集》出版。共收入1942年至1957年间的代表作《桐阴论画》、《万竿烟雨》、《丽人行》、《平沙落雁》、《抢渡大渡河》等共40幅。郭沫若作序并题签。
1958年
55岁,
1月,到北京开会,参观“齐白石遗作展览”。
4月2日,文《白石老人的艺术渊源》发表于《文汇报》。《中国画》于5月刊出。
5月,***根据****的倡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6月1日,由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举办的第一次展览会在南京开幕。
7月,《中国的绘画》由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
作《****〈大柏地〉词意》(纸本,34.9厘米×49厘米)。
12月28日,《蝶恋花》、《雨花台颂》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江苏省国画展”。
1959年
56岁,
1月12日,《俗到家时自入神—郭老谈画片记》发表于《文汇报》。
3月27日,为《陈老莲水浒叶子》作序。
5月,在江苏省文联组织的南京美术界理论学习会上作《关于中国画的传统问题》的发言。
6月6日,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到韶山写生。此后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韶山》画集,收录了《韶山全景图》和《***故居组画》。文《在***的故乡—韶山作画小记》发表于《雨花》第17期。
6月,《春、夏、秋、冬》四条屏和《罗马尼亚一车站》参加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展出的“中国画展”。
7月,赴北京与关山月为***创作《江山如此多娇》。至9月下旬完成。9月27日,****为该画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
8月,文《回忆片片—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国庆十五周年而作》发表于《美术》第8期。
8月25日,文《笔墨当随时代—看“贺天健个人画展”有感》发表于《人民日报》。
9月13日,文《中国绘画史的新页—谈谈十年来国画事业的发展》发表于缅甸《新仰光报》。14日、15日连载。
10月,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群英大会”。
10月10日,文《北京作画记》发表于《南京日报》。
12月,作《杜甫像》(纸本,134厘米×80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960年
57岁,
1月,《春到钟山》、《水乡吟》、《新松恨不高千尺》参加江苏省“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美术展览会。
3月,江苏省国画院成立。任院长。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雨花台颂》(3.6米×2.4米,2006年在北京嘉信艺术品拍卖会上以4620万元成交)。
4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成立。当选为主席。
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
5月,作《龙盘虎踞今胜昔》(纸本,60厘米×8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6月,《***故居》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
8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9月,率江苏省国画工作团作旅行写生,行程二万三千里,先后到达六省十几个城市。其后创作了《待细把江山图画》等一批作品。
作《关公桥》(纸本,68厘米×93厘米)、《中山陵》(纸本,28厘米×39厘米)。
1961年
58岁,
2月26日,文《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发表于《人民日报》。《文艺报》、《新华日报》等相继转载。
3月29日,《白石老人的篆刻艺术—〈齐白石作品集·印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9月出版)发表于《人民日报》。
4月,文《“江山如此多娇”— 谈谈“江苏国画工作团”旅行写生的山水画》发表于《雨花》。
5月,以江苏省国画工作团旅行写生和创作的200余幅作品组成的“山河新貌”画展在北京展出。《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枣园春色》、《陕北风光》、《红岩村》、《山城雄姿》等参加了展览。
6月,赴东北地区写生,至9月结束。作《镜泊飞泉》(纸本,45厘米×11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煤都壮观》、《林海雪原》等。此后出版有写生画集两种。
8月19日,游东陵,作《东陵南望》(纸本,28厘米×47厘米)。
11月,“傅抱石东北写生画展”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共展出作品100余幅。
11月15日,《东北写生杂记》发表于《新华日报》。
作《富春晓色》(纸本,56.9厘米×61.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962年
59岁,
2月26日,《郑板桥试论》(《郑板桥集》序言,中华书局1962年1月出版)发表于《人民日报》。
4月30日,***批准中宣部定稿《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简称“文艺八条”)。
8月,《天池飞瀑》在“南京市美术展览会”上展出。
8月,作《不辨泉声抑雨声》(纸本,82厘米×50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0月,《屈原》、《杜甫》在“江苏省肖像画展览会”上展出。
携全家赴浙江休养。其间坚持写生,至1963年4月作画一批,后来出版了《傅抱石浙江写生画集》。
作《虎跑深秋》(纸本,80.3厘米×45厘米)。
1963年
60岁,
1月,在杭州与何香凝、潘天寿合作绘画。
3月,为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作《华山图》。
10月,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南昌视察。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19日,出席美协江西省分会举行的座谈会。此后先后到井冈山、赣州和瑞金,创作了《黄洋界》、《井冈山主峰》、《***第一桥》、《茨坪》等作品。至10月底离开江西。
10月,作《苍山如海》(纸本,113.5厘米×67.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964年
61岁,
1月,作《井冈山》(纸本,117厘米×8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
1965年
62岁,
1月,《虎踞龙盘今胜昔》参加在京举办的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
3月,作《中山陵》(纸本,53厘米×6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5月,“左臂复发炎剧痛,来势猛烈,眠食均艰”。
夏,作《茅山雄姿》(106厘米×278.5厘米,在2004年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以2090万元成交)。
9月下旬,应上海市委的邀请,乘专机到上海,准备为虹桥机场大厅作画。28日上午回到南京。
29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南京。

艺术风格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傅抱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