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份: 19041965年
擅 长: 国画
毕业院校: 其他学校
创作年代 | 1960年作 | 尺寸 | 87*56cm |
---|---|---|---|
材质 | 装裱 | ||
题材 | 所属系列 | 傅抱石全集 第四卷 1960—1963年 | |
作品描述 | 因为我近年对国画创作问题有过些个人的看法,想提出来向郭(沫若)老请教请教,就把话头转了一转…… “郭老,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把圆桌上一支铅笔拿起来。郭老看到我东张西望地找纸,就起身到东边书斋取一张稿纸给我。我写上下面的一首诗: 画道革新当破雅,民间形式在求真。境非真处即为幻,俗到家时自入神。这首诗我记得是一九四四年郭老在重庆“文工会”时应某画家之请所题的七绝六首之一。这是最后的一首,十多年来,特别解放以后我几乎不时地要读它几遍。最近,“江苏省国画展览会”来京展出,我在一篇文章里又提到了这首诗,恐怕个别字句有出入。 “第二句是不是在求真?我记不清楚了。”我问。 “是‘在’字。这诗是什么时候写的,我却已忘记了。” “一九四四年夏天,您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全家院子’门口那几间平房内写的。全诗共六首。您给我看的时候,还是原稿呢。” 郭老点点头。 “郭老!今天我才勉强懂得这两句的含义……”我用手指着纸上写的最后一句和第一句,“但是‘雅’和‘俗’的关系,过去是没有一点体会的。” “当时,”郭老说,“我的看法是觉得很多国画家太缺乏独创的精神,盲目地追求高‘雅’,欣赏笔墨。脱离现实,脱离时代,更脱离了群众。” “是的。”我说,“可是我对于‘俗到家时自入神’的‘俗’,还是以为不会成为怎样值得重视的问题的。” “问题就在这儿。”郭老肯定地说。 “不单是绘画,文学也一样,诗歌也一样。例如作诗,过去诗家对于所谓遣词用字,一心追求‘高古’。苏东坡不是号召诗人们要警惕‘俗’的毛病吗?他认为‘俗’病是不可救药的……在文学艺术史上,我看,说短也有几百年了吧。” “是的。这和画史上的情况一样。几百年来,也是处处教我们要提防一种万万沾染不得的‘病’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