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傅抱石首页作品

金刚坡印象

分享到:
金刚坡印象
上一页 下一页 913-916/540页
创作年代 1956年作 尺寸 104.5*60cm
材质 装裱
题材 所属系列 傅抱石全集 第三卷 1950—1959年
作品描述   题跋:丙申二月下浣忆写重庆西郊印象。 抱石金陵并记。
  印章:抱石之作,往往醉后,踪迹大化
  水墨山水画是萌芽于多彩多姿的唐代而成熟于褪尽外来影响的宋代,特别是南宋时代,是一种什么力量影响着支持着它们呢?换句话,它们又反映了些什么呢?据我肤浅的看法,宗教思想的影响主要是禅宗的影响,增加了造型艺术创作、鉴赏上的主观的倾向,而理学的“言心言性”在某些要求上又和禅宗一致,着重自我省察的功夫,于是更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倾向,如宋瓷的清明澄澈,不重彩饰。这是比较基本的一面。另一面,还在于中国绘画传统形式和技法的本身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矛盾。基本上是由线而组成的中国绘画,色彩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的,色彩若无限制地发展,无疑是线所不能容忍的,像梁代张僧繇所创造的“没骨”形式,虽然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而结果只有消灭线的存在。张彦远说:“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历代名画记》: 《论画六法》)又说“运墨而五色具”(同上:《论画工用写》)。因为色彩的发展变成为对线的压迫,所以唐代吴道子便提出了一套办法向彩色作猛烈的斗争。他处在张僧繇、展子虔、李思训诸家青绿重色的传统氛围之中,高举着“焦墨薄彩”的旗帜,立刻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称誉他是“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的“画圣”。这一场斗争,肯定了吴道子的胜利,同时也肯定了线和墨的胜利。中国绘画为什么不走西洋绘画那样,单纯依靠“光线”“色彩”来造型的路线,而坚决地保持着以线为主,理由就在这里。
  —傅抱石《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上海四联出版社1954年12月出版

作者信息

傅抱石

进入官网>>

出生年份: 19041965年

擅 长: 国画

毕业院校: 其他学校

最新作品

云山行处图

年创作

九歌图册·云中君君

1954年创作

九歌图册·东君

1954年创作

屈子行吟图

1953年创作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傅抱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