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份: 19041965年
擅 长: 国画
毕业院校: 其他学校
创作年代 | 1958年作 | 尺寸 | 150*54cm |
---|---|---|---|
材质 | 装裱 | ||
题材 | 所属系列 | 傅抱石全集 第三卷 1950—1959年 | |
作品描述 | 题跋:拟九龙渊。来到龙涎底,群山已觉低。千寻垂白练,万转下云梯。崖峭摩天立,渊深彻地厘。举杯邀玉女,为汝太崎。游九龙渊瀑布八首之六。一九五八年九月下浣,沫公应邀率领中国人民代表团赴朝鲜访问,甚盛事也。历时四周,得诗四十八首。中朝友谊洋溢人间。夏历九月廿七日乃公诞辰。正经营一图为颂,适读鸿篇,如开茅塞。昨日已得拟朴渊小帧,敬意犹有未尽。并呈此幅,谨博一粲。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南京记,傅抱石。 印章:傅,抱石之作,往往醉后 以墨色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色调是世界上各种造型艺术中所特有的。它经过漫长历史演变和不断艺术实践而逐渐形成。在长沙一座楚墓中最早出土的一幅《晚周帛画》以及在另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的一支“笔杆细圆精巧,长约五寸”的毛笔,都有力地证明我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经用毛笔写字作画,并且形成以“线描”和“墨色”作为绘画的造型基础。后来中国画受到外来影响,丰富了色彩的表现,但并未改变以墨色为绘画的基调。从唐代的艺术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种绘画的表现体系: 一种以色彩为主的重彩绘画,以李思训为代表;另一种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是“行笔磊落,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轻烟淡彩”的“吴装”,便十分强调水墨的造型作用。王维的“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主张正表现了当时对水墨的重视。到了宋代,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水墨技法均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代徐文长赞夏圭的山水卷说:“观夏圭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评论董、巨的山水画为:“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风为一体。”花鸟画中的“墨竹”“墨兰”和“墨荷”更充分发挥了墨色在造型中的作用。墨色成为绘画中极为重要的造型手段。这是中国绘画独特之处。 —傅抱石《中国画的特点·墨分五色》,1956年与中央美术学院的东欧留学生的谈话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